当沉寂深海的商船“活”起来,将为我们重现古代海丝贸易怎样的繁荣盛景?
5月20日,湛蓝的海面翻涌起雪白的浪花,当红白相间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露出水面的一刻,宣告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正式启动,中国深海考古翻开了崭新篇章。
一艘沉船就像一个时间胶囊,把某一个时代切片完整地保存下来。提到深海考古,就一定要讲讲陈列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国宝级沉船——“南海I号”。
△“南海I号”船舱分布图及出水瓷器
让尘封的历史“活”起来
“南海I号”和背后的广州欧科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发现了深埋在23米之下的另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珍贵文物。这艘沉船就是大家熟悉的“南海I号”。
△沉船全景
在“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欧科”)自主研发了一套集激光扫描、超低空航摄、视频采集等多种传感器设备于一体的“智能考古测绘平台”,不仅实现了考古发掘全过程的精确测量和数字化记录,还满足了全面回溯发掘过程与虚拟仿真的研究需求。
△“南海I号”智能测绘平台(资料图)
从“南海I号”起步,广州欧科正式拉开了投身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序幕。
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
智慧文博价值链延伸之路
如何从数据资源延伸到创新应用,打造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把服务文化事业提升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是广州欧科近年来持续努力的方向。
△广州欧科打造的智慧文博产品
广州欧科以守护中华文化遗产为己任,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上,联合行业专家资源,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先后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百余家文化机构搭建智慧博物馆系统,让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着力探索文物资源的延伸开发,激活博物馆历史文化价值的N次方。
“文化+科技”
融合集聚效益日益显著
广州欧科所在的广州高新区,于2013年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集聚类),先后培育了广州励丰、广州欧科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2022年,广州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获科技部、中宣部评为全国4家优秀基地之一。
△广州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夜间灯光秀
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广州高新区集聚了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沃土,催生出一批数字技术引领带动的文化创意企业。
这其中,有为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搭建约1万平方米的LED屏幕的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在全球范围首创无人机“空域造景媒体”的亿航智能公司……这些企业插上“文化+科技”的翅膀,向行业“领头雁”地位发起冲刺。
△2022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依托LED地屏打造3D裸眼效果
当前,广州高新区已集聚形成新型显示、智慧文旅、动漫游戏、虚拟现实、数字音乐等多个优势行业,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超过40个。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园区(基地);拥有国家、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共43个,规模全市第一、全省领先;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广东省游戏产业年会、“蔡志忠漫画奖”等重磅级行业活动相继落户举办,为产业发展集聚动能,有效提升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凝聚力、辐射力、影响力。
2022年,《广州市关于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明确到2025年,广州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蓝图已擎画,战鼓已擂响。透过“活”起来的海丝贸易商船,我们看到的远不止千百年前的商贸盛景,更是高质量发展要求之下,广州锚定数字文化“风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换挡”的坚定信念。
=====================================
来 源:广州文化产业
编 辑:黄云
编 审:敖清辉 罗小敏 肖小龙
主 管:中共新干县委宣传部
主 办:新干县融媒体中心